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月圆人不圆小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月圆人不圆小说的知识,包括这句诗出自哪首诗求大神帮助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月圆人不圆***这句诗出自哪首诗求大神帮助
1、“月圆人不圆”一句是化用了古诗,其出处是苏东坡《虞美人》十九):“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①。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②。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2、〔注〕①离披:枝叶散落。②荣枯:用植物的茂盛开花和杜萎谢落比喻人生的得意和失意。(二十)千秋岁次韵少游①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②。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③。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④。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⑤,旧学终能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⑥。〔注〕①此词作于元符三年(1100)。王文浩《苏诗总案》卷四十三谓本年四月得秦观书,并作答。词之起句“岛边天外”,指谪居琼州(今海南岛)。少游:秦观的字,曾作《千秋岁》(水边沙外)。②丹衷:犹言“丹心”。③苍玉佩、黄金带:指朝庭命官所佩的饰物。此喻声情之惨怛。④一万里二句:时苏轼居海南,距京城甚远,故云。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时京都。此当指北宋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⑤觊:希图、冀望。⑥乘桴句:《论语·公冶长》载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桴,小筏子。恁,这样
二、中秋月圆人不圆什么意思
1、“中秋月圆人不圆”意思是家人不能在一块相聚。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2、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三、人月圆·会稽怀古
1、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2、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3、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4、人月圆:曲牌名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5、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6、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7、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8、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9、《会稽怀古》中的云门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仅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其环境一笔点出,使人遐想。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现出另一幅画图:当你置身古寺时,在山脚下看到一片开阔的溪水。接下来便由现实回溯历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全曲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10、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11、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12、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13、(1)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冈峦壁立,上镌“赤壁”二字。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用火攻大破曹操军于此。沉埋水不流:言曹军伤亡重大,折戟沉尸于江中,而江水为之阻塞不流。
14、(2)“徒留”句:战舰上插帜,上书将帅姓氏,兵败后,空见船上旗号而已。
15、(3)喧阗:声音大而杂。一炬:一把火。指三江口周瑜纵火。
16、《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赤壁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眼前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1]?
17、这首《怀古绝句·赤壁怀古》是总说,写贾府这个仕宦大家族在衰败过程中死亡累累,恰如赤壁鏊兵中曹家人马的“一败涂地”。否则,赤壁之战可写的话题尽多,作者也不会句句说死,写得如此阴森凄惨。小说不是作者的自传,曹操与作者同姓也许是巧合,但小说中含有作者的家世感慨。“无限英魂在内游”,既是《怀古绝句》中各首内容的提示,也表示死亡者实际上还不限于写到的这九个人。[2]?
18、《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19、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20、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21、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22、(1)马嵬:马嵬驿,亦叫马嵬坡,在长安西面百余里处,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死于此。杨贵妃,小名玉环,幼时养于叔父家。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唐玄宗之子李瑁)妃,后被唐玄宗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745年(天宝四年)册封为玄宗贵妃,极受宠幸。杨家一门因此显贵,其宗兄杨国忠为右丞相,三个姐姐封韩、虢、秦三国夫人,权势炙手可热。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叛兵攻破潼关,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到马嵬驿,六军驻马不进,杨贵妃被迫缢死,卒年三十八岁。
23、(2)“寂寞”句:脸上毫无生气,脂粉被亮光光的汗水所沾污。写杨贵妃缢死时的面相。渍,液体黏在东西上。《红楼梦》程高本作“积”,误。以庚辰本为准。
24、(4)“只因”二句:传说中杨贵妃的“风流”事很多,是泛说。记其遗迹留香事的,如《新唐书·后妃传》说玄宗从四川归来,过马嵬,派人备棺改葬,掘土,得到杨贵妃的香囊。刘禹锡《马嵬行》则说:“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传看千万眼,缕缉香不歇。”此外,《杨太真外传》中还有杨贵妃领巾因风吹拂到贺怀智头帻上而引得一身瑞龙脑香气的事。衣衾,《红楼梦》戚序本、程高本作“衣裳”,以庚辰本为准。
25、《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马嵬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写诗时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26、这首《怀古绝句·马嵬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秦可卿的。诗的前两句写她“淫丧天香楼”,悬梁自尽。“渍汗光”三字描写她自缢时的遗容,想象逼真。书中曾说她“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所以用“温柔”二字。后两句说的就是贾宝玉在她房中“神游太虚境”事。所以《红楼梦》庚辰本中“衣衾”二字是对的,不应改作“衣裳”。
27、《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28、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
29、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
30、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31、(1)梅花观: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抑郁成疾,死葬梅花观后面梅树之下,柳梦梅旅居该观,与杜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32、(2)“不在”句:杜丽娘死前曾自画肖像,并在画上题诗一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末句中隐柳梦梅名字。
33、(3)个中:此中。拾画婵娟:指柳梦梅在观中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婵娟,美好的样子,多形容女子。
34、(4)“团圆”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来到而得团圆的情景,自别离以来,西风又起,又过去一年了。春香,杜丽娘的婢女。剧中柳梦梅在外怀念杜丽娘,有“砧声又报一年秋”等语。
35、《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写诗时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36、这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林黛玉的。杜丽娘受传统礼教约束,婚姻不自由,抑郁而死,在这一点上与林黛玉很像。小说中林黛玉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引用杜丽娘的唱词,可见两心是相通的。但“画蝉娟”在这里却是脂砚斋评语所说的“画中爱宠”的意思,亦即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的意思,说贾宝玉的愿望终于成了“画饼”。林黛玉不能像杜丽娘那样死而复生,所以诗的第三句用否定语气说不能“团圆”。林黛玉死于何时,脂砚斋评语虽无明文,但《葬花吟》中已经作过“谶语”:“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同时,春天又是贾宝玉、林黛玉曾经以为可以实现美好理想的时节,所谓“三月香巢初垒成”就是这个意思。但后来“人去梁空巢已倾”,理想全破灭了。所以“团圆莫忆春香到”句还可能包含这些双关意在。脂砚斋评语还说后来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如果这是贾宝玉“对境悼颦儿”时所见的景象,那就恰好与诗的末句相符合了。
37、《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关于本次月圆人不圆小说和这句诗出自哪首诗求大神帮助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