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蜗居为什么被禁播,以及蜗居曾火遍大江南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蜗居曾火遍大江南北***后来为什么被禁播
1、截止到2019年5月《蜗居》没有被禁播。
2、《蜗居》是由滕华涛执导的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六六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蜗居》,由海清、张嘉译、文章、李念、郝平领衔主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电视传媒公司、北京金盾盛业影视文化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及吉林电视台联合出品。
3、电视剧直面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反映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该剧于2009年7月27日上海电视台首播,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剧中涉及的热点题材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4、《蜗居》剧情介绍:苏淳与郭海萍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钱少难以在江州买房,只得暂住弄堂。海萍极力想改变困境,但苦于房价压力,即使产下一女,也只得送回家乡由父母代为抚养。海萍的妹妹海藻大学毕业后,与公司职员小贝相恋,两人也感受到攒钱买房的辛酸。
5、因为工作关系,海藻结识了市长秘书宋思明,后者对她一见倾心,并多次帮助海藻及其姐脱离困境。海藻为了报答,跟他有染,一发而不可收拾。期间,海萍曾多次劝说海藻,不要辜负小贝的一片痴情,但是海藻为了帮助姐姐达成心愿,还是委身于宋思明,做了他的小3。
6、后来,东窗事发后,宋思明的妻子前来跟海藻示威,咄咄逼人,海藻倍感屈辱。当晚,宋思明前来安慰海藻,然而二人亲密的情景却偏偏被小贝逮了正着。
二、蜗居为何遭禁播
1、据悉,《蜗居》自18日起登陆北京台青少年频道,至21日止已播出到第10集。剧集播出还不到一半就被无故掐播,令不少观众感到莫名其妙。北京台相关负责人证实《蜗居》北京台青少年频道停播的同时,更意外透露广电总局可能因台词露骨等尺度问题,对《蜗居》下了封杀令,禁止所有电视台播出该剧。
2、广电总局为什么要封杀《蜗居》的原因
3、该剧在电视台一共播出30集,而在网络上的版本是35集,电视台对剧集已经做了删减,而在未删节的版本中包含了不少成人暗示、成人笑话的内容;
4、该剧故事发生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影射上海,如今房子的话题比较敏感,而编剧六六的风格是比较没有顾忌的那种,可能有人会觉得怕影响不好。
5、虽然个人觉得《蜗居》的主题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但如果真被停播,可能还是因为这部剧引起的社会关注比较大。说白了,《蜗居》太写实了,赤裸裸、血淋淋,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就像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人都变得很物质,唯一的信仰就是money。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普遍缺乏责任心,于是原有的道德观被背弃,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利而活,为所欲为。
6、《蜗居》台词很大胆,不少网友评价该剧为“史上台词最淫荡剧”,超过了所有在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的底线。网友摘录了《蜗居》中的部分台词,实在是“色到雷人”:如“吃棒棒糖”、“我想×你”、“鞭长莫及”、“光光的味道”等等。《蜗居》导演滕华涛表示,《蜗居》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
7、对于网络上争论的《蜗居》台词涉黄,滕华涛称不少观众想得太多了。《蜗居》实际上是一套房子引发的血案。很多“过火”的台词在电视台播出前已经删除了。我觉得这样的台词并不过火。“很多小说、电影比这要露骨得多,有些观众太过脆弱了。《色,戒》这样的电影都能获批,《蜗居》实在不算什么。”
8、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但中国电视没有分级。对于孩子来说,大量的床戏、赤裸裸的勾引与被勾引的情节,实在是一种不良教育。
9、剧中的人物不少,但看来看去却发现每一个都是自私自利,贪婪无度的。海萍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家,让一家三口住上大房子,加入了买房大军。然而房价飙升让他们这个普通工薪家庭不得不望洋兴叹,但是当她发现妹妹海藻能成为改变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时,她义无反顾的成为了“帮凶”,直到海藻沦为宋思明的“小三”,而她也成为了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
10、再说说海藻,这个观众骂得最凶的角色。的确,她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但现实中像她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不然“职业小三”这个行业也不会如此生意红火。说白了海藻是太高估自己了,一方面和小贝谈着恋爱,一方面又给宋思明当着情人。
11、她曾天真的认为宋思明给她的那也叫爱情,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老男人给她的高消费。但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有一天是要还的。所以“职业小三”从来都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像剧中海藻这样最后鸡飞蛋打的现实中也大有人在。
12、宋思明在外面包养情妇,宋思明的老婆知道了竟然还帮他前前后后打点,让人看得心寒。很多观众说这就是真实,现实中女人到了宋太太那个年龄了,也不太敢再离婚了。
三、《蜗居》那么经典的电视剧为什么会被禁播
以国内电视剧的审核角度是不会允许在电视传播的,所以就禁了
《蜗居》越“禁”越热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它非常贴近社会现实,呼出了老百姓对房价疯涨的愤怒,替民众倾吐了买不起房或者艰辛供房的心声。
中国目前有85%的人买不起房,一套房子往往透支着几代人的积蓄,成为民众难以承受之重。
新浪网一项1万 2千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3.2%的人认为《蜗居》反映了房奴的心态。
《蜗居》是一部人生情感电视剧,是当代大学生留城奋斗史的缩影,以海萍、海藻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人性价值在房子等物质条件制约中产生了剧烈震荡,进而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却又平淡真实的青春梦想;《蜗居》有很多看点,贴近生活是它的生命价值所在。
《蜗居》重演了中国电视剧收视黑马的经典轨迹:在几乎零宣传的低调中默默地火了起来。
35集的剧情几乎集结了当下社会弊病的所有关键词:小三、高官、房奴、腐败,众多让人触景生情的桥段令观众心有戚戚,并引来专家学者的解读,成为海外解读中国社会的新样本。
甚至在台湾及日本也引起了部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
《蜗居》被批社会影响低俗:在2009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批评电视剧《蜗居》是“靠荤段子、官场、性等话题来炒作”,社会影响低俗、负面。
四、国家为什么要禁播蜗居呢
1、近年来,电视剧《蜗居》因为其中含有歧视性言论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些言论主要集中在剧中对白血病患者的态度上,包括暗示他们因病而无法找到工作等负面描述。这些内容不仅引发了一些争议,还导致了法律上的纠纷,有人因认为该剧传播了歧视性言论而提起诉讼。此外,这些负面内容也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剧人们对某些群体的误解和偏见。
2、《蜗居》中的歧视性言论主要集中在白血病患者身上,这种描述不仅不准确,还可能误导观众。白血病患者并不一定不能工作,许多患者在积极治疗后能够重返工作岗位。这种负面描述不仅不客观,也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3、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应当积极正面,避免传播负面信息。《蜗居》中的歧视性言论显然不符合这一原则,因此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查。此次审查旨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避免社会矛盾的加剧。
4、尽管《蜗居》在播出初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上述原因,其播出被叫停。这一决定反映了社会对于剧集内容的更高要求,以及对传播正面价值观的重视。未来,影视作品在创作时应当更加注重内容的社会影响,避免传播不实或负面信息,以促进社会和谐。
5、此外,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其内容应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蜗居》中的歧视性言论不仅违反了这一原则,还可能导致社会对某些群体产生误解和偏见,进而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对其播出进行限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6、总之,《蜗居》中的歧视性言论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不仅在法律层面带来了挑战,还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其播出进行限制是必要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蜗居为什么被禁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蜗居曾火遍大江南北、蜗居为什么被禁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