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那个画家最擅长画马的一些知识点,和擅长画马的画家有哪些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擅长画马的画家有哪些
在我国古时候有很多画家,画出来的画像就像是活的一样,栩栩如生。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擅长画马的画家有哪些吧。
徐悲鸿可以说是我国最著名的画马的画家,其中徐悲鸿的作品《骏马图》已经成为经典国画之一。
王文强是中国职业画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被很多画家收藏,也受到各个国家领导人的喜爱。
陈云鹏从小就很喜欢绘画,能够画山水、人物和花鸟,尤其擅长画马,他创作了很多奔马的作品。
吴马从小就学习书法绘画,有着扎实的功底,他的奔马作品还有徐悲鸿的精髓,笔精墨妙。
曹霸也很擅长画马,是唐玄宗时期的画家,曾经画过“御马”,杜甫对他的作品极为暂时赞赏。
二、擅长画马,画鱼的画家有哪些
1、画家马达先生,(1919--2001年)生于河北安次县,193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社理事,北京铁流书画研究会顾问。
2、马达画作(10张)马达,1919年生于河北安次县,1938年参加干革命,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社理事。五十年代初受业于著名画家陈半丁、王雪涛,擅长写意花鸟画和马等动物画,笔墨洒脱,色彩明快,作品先后在《中南海迎春》《对外经济贸易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上发表,并在北京民族宫、文化宫、天津等法办展。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世界书画名人大辞典》马来西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均收藏了他的作品。马达画马,马达晚年喜画马,画作多以简笔勾勒,淡墨渲染,寥寥数笔,神形具备,令人称道。目前,其画马之作常被艺术爱好者以高价收藏。
三、中国古代擅长画马的画家有哪些
1、徐悲鸿,1895出生,1953年逝世,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2、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精绘艺,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3、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意大利人,公元1715年来到中国,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
四、当代画马名家有哪些
1、袁烈州,1939年12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现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宁波经济促进协会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
1987年在香港举办《三名家画展》。1990年出版《袁烈州画集》。擅长画马及山水,致力於中国现代水墨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
2、王子贤,1947年生于重庆,自幼随名师孙鸿习画中西画艺皆佳。1982年进修全国轻工装璜美术研究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在2005年第八届、2006年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和九届西湖艺博会,浙江浦江书画节上均取得成功并获奖。
3、廖静文(1923年4月——2015年6月16日),女,湖南长沙人,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曾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北京荣宝画院”名誉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5年6月16日晚,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
4、张乐毅,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1980年毕业于泰安师专美术系。
1994年毕业于德国柏林美术学院。1995年任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教授。先后于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绘画题材涉猎广泛,尤以画马著名海内外,被称为“画坛牧马人”。
5、黄肇南,1938年生于湖南长沙,黄埔军校三十一期毕业,美国德州州立大学电脑硕士。自幼喜欢书画,而立专心绘画,后师从欧豪年大师习水墨;作品画题大多以人物,走兽为主;尤以画“马”为最富心得;是当代最著名的画马名家。
五、擅长画马的画家是哪一个
不同的时代所描绘的骏马的形态有所不同,古代名家国画(骏马图),国画马是画家们笔下不朽的创作主题,人们喜欢马的品质,喜欢马的神采,喜欢马的风姿,因此想要将马写在画纸上,描绘在人们的心中。接下来先了解一下唐代的骏马图。唐代画马名家有韩干、曹霸、陈闳、韦偃。
韩干,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师从曹霸,韩干画艺较全面,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主要代表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玄宗试马图》等,其中《牧马图》被收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曹霸,唐代画家,师法王羲之、卫夫人等,擅画马,尤精鞍马人物,主要代表作品有《九马图》《羸马图》。
陈闳,唐代画家,画马师从曹霸,善写人物肖像、仕女,并工鞍马,主要作品为《八公图》。
韦偃,唐代画家,善画鞍马,传自家学,与曹霸、韩干齐名,其主要作品有《双骑图》《牧放人马图》《百马图》等。
国画马是画家们笔下创作的题材之一,人们喜欢马的品质,喜欢马的神采,喜欢马的风姿,因此想要将马写在画纸上,描绘在人们的心中。不同的时代所描绘的骏马的形态也就有所不同,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唐代的骏马图。
八骏图陈云鹏新品佳作动物画骏马图《盛世八骏》
唐代是一个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君王对骑兵的重视也造就了一批画马的名家,不管是马舞、打马球、还是作为交通工具,统统都被描绘在纸上。当时在画马上艺术造诣比较高的有曹霸、韩干、韦偃等等,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擅长鞍马的画家曹霸。
家居装饰画陈云鹏六尺竖幅动物画骏马图《穷款》
曹霸,谯县人,出生于贵族,但不慕奢华,钟情于书画,尤其擅长的就是画鞍马人物,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大诗人杜甫作有《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及《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
陈云鹏六尺竖幅动物画骏马图《惆怅孙阳世久无,纷纷勾骥遂齐驱》
曹霸的弟子韩干也擅长画马,虽然画精,但仍比不上他师傅曹霸的画技,但是遗憾的是,朝政战乱的爆发,曹霸的作品也已经无存留,后人只能通过记载以及杜甫的诗句去参透去画作的精妙之处。
为了深入了解马的习性,他常痴呆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并牢记在心上。这样时间久了,马的各种体貌,奔跑的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雄骏马的英姿。图中画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牧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佶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马图》画卷描绘了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矫健的名马,前四匹为“凤头骢”、“好头赤”、“锦膊骢”、“照夜白”,第五匹是“满川花”。每匹马前面均有一牵马人。此画中的马及牵马人,均是画家根据真实对象写生创作的,前3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其精神气质亦微有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五匹毛色状貌各不相同的马,或静止,或缓步徐行,比例准确,神完气足。画家用纯熟的白描技法,把盛行于唐代吴道子时代的“白画”发展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画种----白描,这幅画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
北宋著名画家。他画的人物,能区分出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族的特征,使人一看即能辨别出来。不过,李公麟最著称的画法是一种“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它的效果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
该幅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虽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
在白描的基础上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体现了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五匹马体格健壮,虽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五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李公麟虽由吴道子入门,但其线描功夫,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人感叹古代的汉人及异族有那么美妙的服饰,以致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而李公麟以其“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飘逸而行止如意,虽只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你看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人物的面部刻画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衣褶自然是线描最优美之处,观者打开画卷,无不立即就被这些流畅圆润而又凝练劲挺的线条所吸引,不能不为其造型之精美而折服。后人推其为宋画中之第一。
《昭陵六骏图》,绢本,设色。纵27.4厘米,横444.2厘米。摹画“昭陵六骏”刻石。六马皆为战马,其中有三匹身中箭伤,姿态生动有力,执马者为丘行恭。人马画法,浑厚古朴。描绘凝重有力,颇具石刻风味。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延膊缓步,有的奋蹄疾驰,各俱姿态。笔法苍健有力,设色淳厚自然。此图每段有金赵秉文书写大宗赞辞并跋,称作者为赵霖。
《人骑图》为赵孟頫四十三岁时所作,是其鞍马题材的早期作品。《人骑图》中多用铁线描及游丝描绘,细劲秀润,造型生动自然,体现出浓郁的唐代遗风。作者在此图中表现出对唐人画法的刻意追求和对古人精华的继承发扬。
卷首有乾隆皇帝书“深得稳意”4大字,后面还有它的题诗。画上留有赵孟頫和16位藏家题记、清代乾隆皇帝手书,盖有历代藏家印记近200方,显示出收藏家们对这幅画的喜爱。清《石渠宝笈续编》、《穰梨馆过眼续录》著录。
画中自题:“吾自少年便爱画马,六岁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之。”这既能说明画家长期坚持专研,又体现其从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他以刻意的追求和长期的实践,取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艺,他曾经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而在自题中更写到:“此图不愧唐人”,说明他对自己这幅画艺术成就的肯定。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八骏图》,徐悲鸿以画马见长,是新中国第一批到苏联列宾美院学习的画家,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西画的严谨结构于一身,画出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关系。其他代表作还有《田横五百士》。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